在制藥行業,一個小小的安瓿瓶折斷力不合格,可能導致藥液污染或醫護人員受傷,科學檢測至關重要。
安瓿瓶作為藥品包裝的重要形式,其折斷力性能直接關系到用藥安全和操作便利。恰當的折斷力既能確保開啟順暢,又能避免玻璃屑脫落污染藥液。本文將詳細介紹安瓿瓶折斷力的測試標準、檢測方法及儀器操作要點,為制藥企業提供全面的質量控制參考。
安瓿瓶折斷力不合格會引發多種安全隱患。折斷力過小可能導致運輸或儲存過程中意外斷裂,而折斷力過大則會使醫護人員開啟困難,增加被劃傷的風險。更嚴重的是,不正確的開啟方式會導致玻璃碎屑進入藥液,直接危害患者健康。
為解決這些問題,國家相關部門頒布了多項標準。《直接接觸藥品的包裝材料和容器標準匯編》 對安瓿瓶折斷力檢測方法作出了明確規定,成為行業內最基本的檢測依據。
同時,GB T 2637-2016 《安瓿》 和 《YBB00332002低硼硅玻璃安瓿》 也針對安瓿瓶折斷力制定了相應技術要求,共同構成了完整的標準體系,為制藥企業質量控制提供了明確指引。
安瓿瓶按使用特性可分為易折安瓿(開口式)和非易折安瓿兩大類。非易折安瓿包括傳統的曲頸安瓿和直頸安瓿,而現代制藥行業更多采用易折安瓿,以提高使用便利性和安全性。
從型號上劃分,易折安瓿和非易折曲頸安瓿都可分為A型、B型和C型三個型號。其中B型和C型安瓿包括割絲圓口和帶絲安瓿,適應不同藥品的包裝需求。
不同類型的安瓿瓶在折斷力要求上存在差異,檢測時需要根據具體類型選擇相應的測試標準和合格范圍。
安瓿瓶折斷力測試的基本原理是測量將安瓿瓶頸和瓶身分開所需施加的力值。這一過程模擬了實際使用中手掰安瓿瓶的動作,通過量化力值來客觀評價安瓿瓶的易折性能。
專業的BST安瓿瓶折斷力測試儀應滿足以下技術要求:精度達到0.1N,力的測量范圍為0-200N,試驗速度穩定在10mm/min。儀器應配備高精度進口測力傳感器,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重復性。
測試裝置通常包括兩個金屬支架,在測試時需要根據安瓿瓶規格在兩個金屬支架之間設定特定距離,以便在與被測安瓿的中心軸呈90°的方向施加力。
樣品準備:選取完整無損傷的安瓿瓶樣品,確保刻痕清晰可見(針對點刻痕易折安瓿)。
儀器設置:打開BST安瓿瓶折斷力測試儀,設置測試參數,包括試驗速度10mm/min和力的測量范圍。
樣品安裝:將安瓿瓶正確放置在測試夾具中,確保安裝穩固。對于點刻痕易折安瓿,應特別注意將裝置中的加力部件定位在刻痕中間(刻痕向下),否則可能導致測得折斷力偏大。
執行測試:啟動儀器,使兩夾頭做相對運動,通過特殊夾頭將安瓿瓶頸與瓶身分開。儀器自動記錄此過程中的力值變化與位移變化。
結果記錄:當安瓿瓶斷裂時,儀器自動記錄折斷力值。測試完成后,系統可自動打印測試結果,便于數據存檔和分析。
根據GB T 2637-2016《安瓿》標準,安瓿瓶折斷后斷面應平整。具體而言,模仿實際使用(手掰)將安瓿瓶折斷后,斷面最凸處與低處差值不應超過3mm,且不應有長度超過肩部的裂紋。
這一要求至關重要,因為不平整的斷面可能產生玻璃碎屑,同時增加醫護人員被劃傷的風險。優質的安瓿瓶應當在適當的力值范圍內輕松折斷,并且產生整齊的斷口。
測試時需注意環境因素的影響,應在標準實驗室環境下進行測試,避免溫度、濕度等因素對測試結果產生干擾。
現代BST安瓿瓶折斷力測試儀采用先進的控制系統和傳感技術,具有全自動操作、數據精準的特點。系統配備的高精度進口測力傳感器,能夠實時監測力值變化,確保測試結果的可靠性。
該儀器依據國標GB2637及標準YBB00332002中易折安瓿瓶折斷力的相關規定研發生產,能夠滿足制藥企業和藥檢機構對安瓿瓶折斷力測試的各種需求。
儀器的自動化特性大大提高了測試效率,降低了人為誤差,使測試結果更加客觀、可比。同時,自動打印測試結果的功能便于數據管理和質量追溯,為制藥企業的質量控制體系提供有力支持。
答:主要標準包括《直接接觸藥品的包裝材料和容器標準匯編》、GB T 2637-2016《安瓿》和《YBB00332002低硼硅玻璃安瓿》。這些標準對測試方法、儀器要求和合格指標都作出了明確規定。
答:將加力部件定位在刻痕中間可以確保施加的力準確作用在設計的斷裂線上。如果位置偏離,會導致測得折斷力值增大,影響測試結果的準確性,不能真實反映安瓿瓶的易折性能。
答:專業安瓿瓶折斷力測試儀的精度應達到0.1N,力的測量范圍為0-200N,試驗速度穩定在10mm/min。這樣的精度要求可以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重復性。
答:標準要求安瓿瓶折斷后斷面應平整,最凸處與低處差值不應超過3mm,且不應有長度超過肩部的裂紋。這是為了避免產生玻璃碎屑和確保使用安全。
答:測試儀的工作原理是將試樣裝夾在兩個夾頭之間,兩夾頭做相對運動,通過特殊夾頭將安瓿瓶頸與瓶身分開,儀器自動測試此過程中的力值變化與位移變化,從而得出準確的折斷力值。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討論,如有疑問或發現錯誤,歡迎與我們溝通指正。
下一篇:摩擦系數儀三種常用測試方法詳解